- 五精舍
- ﹝出翻譯名義﹞ 釋迦譜云: 息心所栖, 故曰精舍, 行者精練之所也。 〔一、 給孤獨園〕, 給孤獨, 長者之名, 以其仁而聰敏, 積而能散, 賑乏濟貧, 哀孤恤獨, 時美其德, 號給孤獨。 嘗側金布地, 以買祇陀太子園, 遂名給孤獨園。 因建精舍奉佛, 佛於其中說法也。 (梵語祇陀, 華言戰勝。 ) 〔二、 鷲嶺〕, 鷲嶺, 山名也。 以其山形似於鷲鳥, 故以名焉。 中為精舍, 佛居此而說法也。 〔三、 獼猴江〕, 獼猴江者, 以獼猴嘗於此江沐浴, 故以名焉。 大智度論云: 毗耶離有一精舍, 名獼猴池。 佛曾於此說法。 翻譯名義云: 那蘭陀池旁建伽藍, 即其處也。 (梵語毗耶離, 華言廣嚴。 梵語那蘭陀, 華言施無厭。 佛昔行菩薩道時, 為大國王, 建都此地, 憐愍眾生, 好樂周給, 時美其德, 號施無厭。 伽藍, 梵語具云僧伽藍, 華言眾園。 ) 〔四、 菴羅樹園〕, 梵語菴羅, 華言柰, 果名也。 此樹開華, 華生一女, 國人歎異, 以園封之。 園既屬女, 女人守護。 故言菴羅樹園。 此女以宿善冥熏, 見佛懽喜, 以園奉佛, 佛即受之。 於中建立精舍, 而說法也。 〔五、 竹林精舍〕, 大智度論云: 竹林精舍在耆闍崛山中, 其地平坦, 嚴淨勝於餘處。 佛曾於中說法, 故有精舍, 或云迦蘭陀竹園。 是也。 (梵語耆闍崛, 華言靈鷲。 迦蘭陀, 無翻。 )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